首页>>中国中医>>中药文化>>正文
本站 互联网

31270

喜读《临证本草》


国际气功网 http://www.qg108.com 2006/11/1 23:59:38  []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和看法,随时可以到开心社区讨论
25933
11692
  初识陶御风先生,是看他编的《中医病证小方辞典》。那本辞典编得很好,是我研究单味药物应用指征及配伍规律时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学中医难,难就难在方药应用的标准不明确,所以,学习中医必然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尤其是方药文献整理研究,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没有这些工作基础,要成为一名好的中医师十分困难。陶先生就是做这个工作的。他为我们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切实详细的文献资料,提供临床借鉴参考的思路和经验。《中医病证小方辞典》是这样的书,最近,他潜心十年编著的《临证本草》也是这样的一本临床参考用书。
46821  空论少,经验多,这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以前许多中药书,都是大讲药性功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空洞理论,而对于此药如何具体使用等临床医生关心的关键问题,如配伍、剂量、服法、禁忌、特别注意点等,往往一笔带过,草草了事。而本书则对临床应用浓墨重彩,最为重视,故书名《临证本草》。特别是“论治备参”中,将各家经验罗列在一起,真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感觉。比如“麻黄”条下,有麻黄和甘草用量比例在4:1宜发汗、大量久煎治疗心动过缓、治疗阳痿、疏肝方中加入麻黄6g治疗气郁、麻黄治疗哮喘宜间歇服用等非常宝贵的实用经验,值得参考,能够验证。
30321  是介绍,也是论证,这是本书的编辑特色。本书不是泛泛地堆砌一些文献记载,而是在介绍某药的主治时,常常将古今经验对照比较。这是一种论证式介绍,是一种研究式整理,具有启发性,增强了说服力。比如在介绍“麻黄治疗嗜睡”一节中,编者不仅有《肘后备急方》的疗人嗜眠喜睡方,还有《名医别录》麻黄“止好睡”的记载,更有现代二则麻黄配伍苍术、附子等治疗嗜睡的报道。如此,麻黄兴奋提神的功效便跃然纸上了。我知道,陶先生在文献整理工作的同时,多年坚持门诊,正因为有临床经验,才能对临床文献有敏锐的鉴别力。《临证本草》所采用的这种文献整理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14540  药是常药,方是小方,不炫奇标异,本书显得朴实通俗。本书介绍的药物,是120味临床常用药,围绕常用药做文章,就突出了实用性,也有利于初学者。本书所选之方,多为小方。这些小方,药味仅在3味左右。通过这些小方,就比较容易了解药物的功效,方药贯通,也有利于当今临床。
38276  从《临证本草》的资料占有量来看,陶先生是下了相当工夫的。全书资料从历代本草、方书、临床医著、医案医话、笔记杂著和现代临床报道中辑录而来,书中引用数为4688条,但沙里淘金,不知他要花多少时间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寻觅。想到他“鸡鸣即起,午夜一灯,寒来暑往,倏忽十年”的情景,不禁敬意顿生。当今做中医的文献研究工作是十分清苦的,但没有如此艰苦的劳动,不可能得到丰硕的果实。当今中医新书架上常常好书难觅,这与当今缺乏潜心做学问的学者是相关的。我真希望中医界有更多的像陶先生那样耐得住寂寞和清苦的学者,这样,中医学的研究,才有功底和活力。
  如果说《临证本草》的不足之处,本人感觉全书的编辑分类似乎琐碎了一些。还有,“论治备参”各条,如果能注明文献出处或何家所言,对正确理解原文精神就更方便了。以上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26523
25933
11692
相关链接
 推荐文章
·俯仰《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揭秘
·易筋经内功运身图说·前言
·从“摇头摆尾去心火”到“背后七
·“青龙探爪势”至“收势”习练要
·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解析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与健身运动
·皇帝有御医 寿命不比一般人的长
·中医中药理论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焦点关注
 精彩推荐

4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