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中医>>中医医术>>正文
本站 互联网

4370336697

《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系统与方法


国际气功网 http://www.qg108.com 2006/11/1 23:59:38  []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和看法,随时可以到开心社区讨论
61383
17118
  《伤寒论》建立了“辨六病脉证并治法”,后人将其简称为“六经辨证”。其理论来源于《素问·热论》,在病因、病证上有《素问·热论》的病因学、证候学思想,但又高于《素问·热论》,有继承,更有发展。具体表现在由六经分证到六经辨证。
43703  《素问·热论》的六经,仅是作为分证的纲领,只重经络,不重脏腑,只有热证、实证,未涉及虚证、寒证,未论述治疗方法和方药应用。而《伤寒论》之六经,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详细论述各类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和方药运用。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就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太阳病的临床表现、证候类型及其治疗方法。太阳主外,是六经藩篱,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发病最早,太阳病多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太阳还参与气化,主司排水,若气化如常,则尿液得以顺利排出,反之每致小便异常。正因如此,当病邪侵袭人体之时,正气奋起抗邪,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太阳病。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概括了太阳病的基本特点。由于感邪性质和体质差异,进而将太阳病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三种类型。在辨治上根据体质强弱、腠理疏密、感邪程度、病情轻重、病理变化之不同,确立了太阳病本证的三种证候类型:一是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外邪侵袭,腠理疏松,营卫不和,卫强营弱,称为太阳中风;二是以恶寒、无汗、身体骨节疼痛、脉浮紧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外邪束表,腠理致密,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称为太阳伤寒;三是以发热、头痛、口渴、不恶寒或轻微恶寒、脉浮数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温邪犯表,化热伤津,营卫不和,称为太阳温病。此外,太阳表证日久,不得汗解,邪气渐轻,正气渐复,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呈阵发性发作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微邪束表,营卫不和,称为表郁轻证。太阳病虽多轻浅,但若失治误治,则变化迅速,其中在病变的过程中表邪不解又兼有其它证候,或患者素有宿疾,复感外邪,形成兼夹者,称为太阳病兼证;若因失治误治,或疾病自然发展,太阳表证已罢,又出现了新的病证,称为太阳病变证。
4370335748  太阳病的治疗,以解表祛邪为原则。太阳伤寒,治以辛温发汗、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太阳中风,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郁轻证,治以小发其汗,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或桂枝二越婢一汤等。太阳病兼证的治疗,是在主方中随证加减。太阳病变证的治疗,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至于太阳温病,因其发病急、传变快,治疗也应该以其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太阳病的转归,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治疗当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太阳表证,汗之得法,多表解而愈。若太阳表邪不解,可传入它经,既可传阳明,也能传少阳,也可传入三阴,其中以传入少阴者为多见,特别是少阴心、肾虚衰之人,外邪陷入少阴,病多险情,故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之说。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中,也都详细地论述了各病症的辨证论治方法与方药运用,已经完备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4370319967
43703
61383
17118
相关链接
 推荐文章
·俯仰《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揭秘
·易筋经内功运身图说·前言
·从“摇头摆尾去心火”到“背后七
·“青龙探爪势”至“收势”习练要
·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解析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与健身运动
·皇帝有御医 寿命不比一般人的长
·中医中药理论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焦点关注
 精彩推荐

3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