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中医>>中医医术>>正文
本站 互联网

34222

《内经》中的“阴阳”与“三阴三阳”


国际气功网 http://www.qg108.com 2006/11/1 23:57:51  []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和看法,随时可以到开心社区讨论
3019414643
“三阴三阳”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这是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语境下发出的提问。“三阴三阳”与黄帝熟知的“一阴一阳”是不相合的。问题是如何从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演化出三阴三阳的意义何在?或者说,中医学是从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还是于一阴一阳的同时就有三阴三阳?这可能涉及或引申到另外一个问题,即事物的“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
49773  《周易·系辞上》:“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其中“分而为二以象两”,殆“一分为二”之胎始;而对“一分为三”,人多援引《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为凭说。如此论说,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分而为二以象两”之后,继而是“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挂一以象三”本意,无非是指“一卦由三爻构成”。如此,“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的意思就是“将爻分为阴爻与阳爻以象两仪,每一卦有三爻组成以象三才”,接下来的“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即为“抽取蓍草以四为数以象四时”。象,此处皆有取法之意,即取法于天地、天地人及春夏秋冬。
33272  《素问·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黄帝早就发现“三阴三阳,不应阴阳”这一现象。可以说岐伯没有正面回答黄帝的询问,或许说岐伯的回答不能令黄帝满意。于是,《素问·五运行大论篇》黄帝又旧事重提:“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17491  这一次的提问岐伯以“人中之阴阳”与“天地之阴阳”有区别来回答,也就是说数之可数者是人中之阴阳,而天地阴阳者是不以数推而是“以象之谓也”。不知是缘于黄帝的神灵、徇齐抑或敦敏,这段对话又被“著之玉版,藏之金匮”了。本人愚鲁,始终没有看明白“一与三的关系”,没能看出如何从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因而只能做以下猜想:
41228  这一猜想是沿着“一分为二”形成的路线进行的。中医学中所以出现“三阴三阳”很可能是某一学派的医家将《周易》“挂一以象三”的做法进行了移植,依据八卦以三阳爻而为乾,三阴爻而为坤的约定进行了如下的推理:既然“一卦可由三爻构成”,那么,“一阴也可由三阴构成”,同理,“一阳也可由三阳构成”。如此则形成了与《周易·系辞下》所言相象的格局,“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说卦》中“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的功用也由此体现出来。
  其一,学术界公认: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存在着众多的学术流派,《内经》非一人一时之手笔,是同时和不同时期众多医家学术思想之汇集,既然如此就有可能存在不同理论框架解释医学经验的可能;其二,《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此中“其生五,其气三”,将“其生五”释为五行之气,“其气三”释为三阴三阳之气是可行的。如果这种解释是正确的,以黄帝敦敏,不可能看不出“一阴一阳”与“三阴三阳”的关系,也没必要提出“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因此,倡“其生五,其气三”的医家非为黄帝学派,且这一学派已有“三阴三阳”的概念。当然,也可认为将“其生五”释为五行之气,“其气三”释为三阴三阳之气是错误的,但它的前提必须是此段文字为黄帝学派所书,且黄帝深明其意。
29475
  “三”的由来,《周易》为何“挂一以象三”,即为什么是“三爻”?对此我们的先哲曾不断地作出追问,《楚辞·问天》既有“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周易》中有“三极”之说,《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此“三极”之道,似已经回答了“挂一以象三”的问题,即以三爻分别代表天地人,从而探讨天地人三者间的关系。要探讨天地人三者间的关系必须要引入“天、地、人”,而天、地、人正合数字三,也就是说必须将人置于天地之间始能探讨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天人相应”观念在古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三者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一影响是通过“阴阳合德”、“阴阳相薄”而实现的。犹如《灵枢·本神》所言“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请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简而言之,欲探讨天地人间的三者关系就必须引入“三”这一数字。
28885
  探讨天地人三者间的关系涉及到多体之间的关系,而多体之间的问题极其复杂。因为它引起了“混沌”状态。《道德经》曾言“三生万物”,这不仅是一种对数字的崇拜,且蕴含了一个极其深奥的哲学思想,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揭示了三体问题与单体和二体问题的不同,三体问题中的解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随机的,非线性确定性系统的长期具有不可预测性。不知道“周期3蕴含混沌”的思想与老子“三生万物”的思想是否一致?还有待于向数学家求证。或问三体问题可以引起混沌,四体、五体同样也可以引起混沌,为何只用“三”?其原因恐怕是《系辞上》所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原因了。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三阴三阳”是将一阴分为三阴,将一阳分为三阳,但这等于预设了“一阴一阳”先于“三阴三阳”,即等于我们承认了“一阴一阳”先于“三阴三阳”。那么“三阴三阳”较“一阴一阳”的益处何在?《内经》确立的“三阴三阳”概念,所起到的主要功用即是构建天地人合一之整体观,因为“一阴一阳”只是一种分类,它不能也不可能象“三阴三阳”那样将人融入于自然界,即融入天地之间。亦即《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3019414643
相关链接
 推荐文章
·俯仰《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揭秘
·易筋经内功运身图说·前言
·从“摇头摆尾去心火”到“背后七
·“青龙探爪势”至“收势”习练要
·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解析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与健身运动
·皇帝有御医 寿命不比一般人的长
·中医中药理论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焦点关注
 精彩推荐

6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