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4
成中英传-赴美留学(上)
|
|
国际气功网 http://www.qg108.com 2006/4/28 11:27:03 [] |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和看法,随时可以到开心社区讨论 |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28405 哲学的生命必须发自一个人生命深处的心灵,或曰心灵生命。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心灵生命,但只有当心灵生命有一股持续生长的冲动,并不断要求吸取思想的生命。 11905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哲学的生命正如春蚕成长的过程,往往要一眠再眠,脱皮再脱皮,方才成熟吐丝,化满腹绿桑为满腹明丝了;并且不吐不快,有条不紊地吐丝成茧,孕育未来的生命。从这个意义来说,哲学就是自我实现之学。 19860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但是,哲学的生命还有另一层意义。它包含了人类文化和历史的生命(又名之为文化慧命)。但这种人类文化慧命,却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来实现的。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个人的哲学生命只有通过文化的慧命,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和冲击力。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在个人的哲学生命没有真正形成之前,就依附在文化和历史的传统上。它不仅不足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以丰富及实现文化慧命的内涵,而且也不能充实自我,促进自我生命的发展,反而会走入形式主义或权威主义。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更有甚者,在自我的哲学生命与文化慧命结合一体时,哲学生命仍需面对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以求撷取精华、丰富自我,并借此丰富自我依傍的文化慧命。这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过程,是一个不可停止的过程。只有在这种开放的并勇于接受考验的过程中,文化慧命才能自强不息、历久弥新、扩大普扬,酝酿成一个世界文化的胚胎,并把已有的人类世界逐渐转化,达到更高一层次的文化境界。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1.心中有种使命感 47034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我于1956年赴美留学,并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奖学金。当时,我己深深自觉到,自己的哲学生命有一种内在的冲力,即切实地深入西方哲学的心脏,作为真正光大中国文化慧命和中国哲学的基础。那时,我也有一种使命感,即必须从由方哲学的灵魂深处,来肯定中国哲学的意义,尤其是普遍意义。这种使命感也是一种命运感,认为这样做,即使是一无所获,也是一种值得从事的尝试。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去面对一种非常艰苦的留学生涯和一个完全陌生的异邦世界。 40792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我出国之前,父亲特地去买了一套粹芬阁藏的五经读丰,作为我留学的赠品。父亲在《诗经集传》首页上写道:“英儿”业上更将深造,特购五经读本,命其阅览一过,伸知我先哲持躬淑世与夫治国平天下之至理要义也。民国丙申中秋后一日。”显然,父亲是怕我驰入西学而迷不知返,乃以此提醒、其实,我心中早有意思要重建中国哲学,使其立足于世界、嘉惠于全人类。这不仅是由于民族文化感情的作用,也是经过理智反省后的志向。
21803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如今回想起当初出国时的心态,以与其他同时代以及现今留学者相比较,我觉得这是属于一种“后五四”的建设性的心态。即追求西方学术和哲学,以反哺中国传统,并重建中国传统。“五四”时代的学者反叛传统,谴责传统,作了一项极端破坏权威的工作。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其积极意义是破坏了传统权威,使传统断裂,以求建立新的知识权威,确立一个开端。其消极意义则是未能真正建立新的知识权威,从而导致了文化呆滞和思想真空。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后五四”的文化心态亦有两种。一是继续倡导西学西化,并反对传统,二是回归传统,以谋传统之重建。这两者的交迭论争,是30年代到40年代学术界的特色。自50年代以后,渐有新的气象和新的心态出现——先求理解西方,再回头重建传统。我认为,这一气象与心态,可以方东美先生为代表。方师对西方哲学探索最深,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建面也最广。这与熊十力先生立于传统之上,吸取西学不完全一样。
25557 46691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在我留学时代,一般说来,仍有嫌钻研西学不足之感。这既因过去的学者未能完成这种开拓事业,也园西学日新月异,故乃产生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留学心态。我的心态是“后五四建设性”,即我不愿走人纯学问之路,而仍以文化思想价值问题作为关心的对象——这是“五四”的。我以西学为专攻的对象,并要回头去重建中国传统——这既是“后五四建设性”的。这种心态因而也是认同于方先生,而与唐君毅、牟宗三两先生有所迥异的。如今,这两种心态再如何结合,这是思想文化沟通的一大课题。
25557 29354 国际气功网qg108.com37540 我有志于继承这一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未能完成的事业。这自然非我一人所能完成,但我作为台湾第一个自费留学研读哲学者,自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方法学的眼光来看,我走的路是先立乎哲学之生命,再以其生命来充实中国哲学传统的慧命。这也就是我以后提出的“中国哲学的重建”。这与先附丽于中国哲学传统,而无视哲学思考本身的问题的心态,在出发点上很不一样。“五四”建立了一种“出乎其外”的方法,但后来反“五四”的人的心态往往取“入乎其内”的方法。我在决定留学时的方法取向,便是“先出乎其”外而“后入乎其内”。我认为,唐君毅与牟宗三之不同在于,牟更能才取这一方法,而方东美又比牟宗三更能采取这一方法。确实,为了使中国哲学重新建立起来,并成为世界主流之一,就必须不断地做“先出乎其外”而“后入乎其内”的功夫。
|
20450 |
| |
|